新闻动态

news

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新闻>

栏目

透过诺奖看日本教育:为什么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

发布日期:2022-03-22 12:31:42

2021年,日本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奖——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连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和意大利科学家乔吉奥•帕里西荣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几乎以每年获得1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速度,将曾经的诺奖大国——英国、德国、法国远远甩在身后,令国际社会惊羡不已。人们不禁要问,日本何以在21世纪初期出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
2000年之后,日本获得诺贝尔奖名单:
2000年,白川英树,化学奖
2001年,野依良治,化学奖
2002年,田中耕一,化学奖
2002年,小柴昌俊,物理学奖
2008年,小林城、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物理学奖
2008年,下村脩,化学奖
2010年,铃木章、根岸英一,化学奖
2012年,山中伸弥,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物理学奖
2015年,梶田隆章,物理学奖
2015年,大村智,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大隅良典,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8年,本庶佑,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9年,吉野彰,化学奖
2021年,真锅淑郎,物理学奖
短短21年已经狂揽20个诺奖!
这缘起20年前,日本政府曾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科学计划,口号是“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时间不过过去20年,已经完成了目标的三分之二,日本人当年吹下的“牛”,正在被变成现实。
自1901年到2000年中一百年时间里,日本历史上一共获得9个诺贝尔奖。其中3个物理奖、2个文学奖、2个化学奖、1个生理学或医学奖、1个和平奖。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速度突飞猛进,这21年间,共有20名日本科学家或日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且都是含金量最高的科学类奖项。其中物理奖9人,化学奖6人,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照这样的节奏,“50年30个”目标,仿佛没什么悬念。
日本科学家,广受社会尊重。权威的“日本社会阶层与社会移动”曾做过的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的187种职业中,大学教师得分83.5分,职业威望仅次于并列第一的法官、律师,社会地位和认可度相当高。
有去日本旅游或者留学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日本纸币上人物印的都是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这类人。1万日元人物肖像是福泽谕吉,日本启蒙思想家,被认为是日本教育之父。
5000日元是樋口一叶,日本著名女作家,是日本文坛象征。这是日本唯一以女性人物做纸币头像的人物,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的。她是十九世纪日本著名平民作家,是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在她短短24年的人生中,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现状、关注日本女性的优秀作品,成为当时妇女社会角色变化的先驱。
新版1000日元是野口英世,日本生物学家,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他出生于农家寒门,而且童年时因意外导致左手伤残。但是他发愤学习,最终取得骄人成绩。他曾在南美和非洲从事研究工作,在研究黄热病的时候不幸感染去世。他的碑文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
透过日本的诺贝尔奖的获得,我们可以从中窥到一些日本教育变革后的可取之处。
教育的变革
日本人自2000年以来诞生超过20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在战后接受高等教育的超过9成;在日本国内读完大学本科或专科的达到100%。日本新世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几乎都是在战后接受大学教育的。日本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开始用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取代以往的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 。
科研环境独立自由
国立大学享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譬如校长由教师选举产生,教授会对教师人事和教学经费具有议决权等。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以科研带动教学,而不是教学型学校,这是日本频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重要原因。日本除了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外,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等大学也产生了诺贝尔获奖者。
大学教师获得了更多的研究自由和稳定的经费支撑,大批理工科学生获得了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受到了更好的科学研究训练。
卡耐基大学教师国际调查显示,七成左右的日本大学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更重视科研。搞科研只靠主观意愿不够,还得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充裕的研究经费,这些都需要有坚实的技术经济基础的支撑。日本相对国内在科研上投入更大,理工科学生想要专心搞科研,日本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留学选择。
导师的影响
日本大学的教授,对科技竞争的残酷性和重要性有着深切的感悟,因此人人都可以说是拼命三郎,而且对解决科技问题与发表期刊论文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对科研选题的新颖性和科研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非常严格。这种精神气质当然会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他们的学生。
有一位赴日科学家的文章,谈了他的一个亲身感触: 我第一次参加日本实验室内的小组会(seminar)。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对待所谓"错误"结果的态度。他们会非常认真地研讨结果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但他们不会对研究者本人提出任何批评。
日本的研究型大学始终是把目光投向世界前沿,并把它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日本高校教授在从事科研过程中,自由度也相当高。在日本,高校老师不会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科研成果而担心受到冷落或失去饭碗,在研究过程中,也很少受政府和社会的诸如考核、评价等干扰,可以长期潜心从事研究。日本人获诺贝尔奖就是在这种体制下产生的。
Baidu
map